988Pay

微信 微信 微信二维码 无障碍无障碍
  988Pay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公开

988Pay 关于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250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时间:2025-06-30 17:14:58 资料来源:本网
【打印】
分享到:

  粤教案函〔2025〕398号

梁治昂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广东省优秀非遗项目纳入高等院校学历教育体系的建议收悉,经综合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文化和旅游厅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有关工作情况

  广东是非遗资源大省,近年来我省积极探索非遗传承与高等教育融合路径。《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将“非遗教育体系建设”列为重点工程。2021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非遗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65项、省级代表性项目816项。学校等教育机构是开展非遗传承的重要场所,是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途径,而高等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破解非遗“重申报轻传承”困局的重要抓手,是构建非遗正规教育知识化、体系化教学范式的主要途径。

  二、关于“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的建议

  近年来,我省逐步推进“非遗进校园”工作,已形成“政策引领—传承人带动—课程创新—社会联动”的模式,成为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典范。广州通过促进文教融合向纵深发展,使非遗传承与育人树德的教学目标深度对接,从“非遗进校园”到“非遗在校园”转变。2024年,全市“非遗在校园”已遍及11区,覆盖了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技校、高等院校、特殊教育学校等多个教学培养阶段。平均每个学校开展非遗相关教学活动年限达6年,平均每所学校累计覆盖2580人。东莞以扎实的馆校合作推动从非遗“进校园”走向“在校园”到“出校园”。

  三、关于“优化课程与教材体系”的建议

  一是开展非遗进校园。由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主动开发非遗创新课程,并逐步规范与学校的合作模式,形成签约制,让代表性传承人正式成为学校的非遗导师,带动一批学校常态化开设非遗课程,培育“非遗在校园传习基地”成为校园特色。以非遗为媒建立了中华文化教育馆,积极打造成中华文化教育的实践基地,搭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推动非遗“出校园”。2023年遴选韩山师范学院的《何以潮州——潮州非遗传承与实践》为一流本科课程;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等14所本科高校依托省级质量工程立项建设有“基于多元创新理念的岭南非遗传统舞蹈课程建设与实践”等16项教学改革项目,助力高等教育非遗人才培养。

  二是实施非遗传承人种子计划。“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种子计划”于2023年正式启动,是培育新时代非遗传承人才、推动传统非遗与现代社会深度融合的具体行动。两年来,种子计划共围绕21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联动15所高校开设非遗讲座和非遗研学达300个课时,遴选超500名种子学生组成实践队伍,创作完成600多件学习成果作品。与高校教学模式相结合,既提升了师生的综合素质,又丰富了校园的文化传承氛围。通过政府引导、高校协同、社会力量共创,成功搭建了一个非遗传播与传承的协作平台。

  三是依托技工院校大力推进非遗“文化技工”建设。近年来,我省依托技工院校大力加强非遗人才培养工作。支持和引导技工院校立足当地特色,结合产业发展和布局需要,通过优化专业设置,开发相关课程,将以“非遗”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教育教学工作,为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提供技能人才供给。目前,全省共有广东省粤东技师学院、广东省城市技师学院、广州市技师学院、江门市新会技师学院等55所技工院校,将广府金绣、面塑、剪纸、刺绣、扎染、蜡染、拓印染、掐丝珐琅、端砚雕刻、玉石雕刻、陶艺、珠绣、古法造纸、英歌舞、粤菜技艺、潮州菜等相关非遗项目融入工艺美术、珠宝首饰设计与制作、服装设计与制作、民族音乐与舞蹈、石材工艺、烹饪等专业,在校生约3万多人。各相关技工院校围绕相关产业的技能人才需求,注重实践教学,深化校企合作,鼓励学生参与实地考察、实习实训等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关于“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是开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群研培。2015年文化部启动“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逐渐形成高校参与非遗人才培养的常态化机制。我省先后委托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汕头大学、中山大学组织实施研培计划,共计举办25期研修培训,累计培训学员近千人次。承办高校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优势,广泛调动教育资源,开展各具特色的研培课程。如广州美术学院成立专门的研培工作组,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等制定研培方案,形成特色课程并持续开展跟踪回访。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采用“三方融合,四维一体”(政府、行业企业、学校三方协同,“通识课+专业课+实操课+实践考察课”的课程形式)模式丰富师资力量和课程安排。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组建由校内专业教师、校外专家、行业专家以及代表性传承人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

  二是将非遗传承人的激励与宣传作为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省通过完善政策体系、搭建传承平台等举措,持续激发非遗教学传承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如依托“粤菜师傅”技能大赛平台推广粤菜非遗项目。同时对在师徒传承、课程开发、技艺创新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传承人按规定予以表彰,通过媒体宣传、专题展览、技艺展演等扩大社会影响力。2024年我省成功举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暨第六届“粤菜师傅”技能大赛活动,选拔了大批优秀“粤菜师傅”人才,还组织开展了“粤菜师傅”服务“百千万工程”成果展、粤菜文化展示及体验等专题活动,融入各地粤菜非遗制作技艺,聚焦粤菜文化交流,讲好粤菜大师故事。

  您提出的建议对我省非遗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我厅将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持续做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支持高校承办非遗传承人群提升学识技能培训班;推动全省“非遗进校园”到“非遗在校园”,鼓励代表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和开展研究;支持普通本科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非遗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非遗理论研究和技术技能人才;深耕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种子计划,策划形式多样的非遗展演、非遗教学和非遗体验等活动,引导有兴趣、有潜力的大中小学生了解非遗,热爱非遗,培育壮大新时代非遗保护传承的青年力量。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988Pay 工作的关心支持。


  988Pay

  2025年6月27日

  (联系人及电话:卢颖佳 020-37627855)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988Pay-988Pay app-988Pay下载 ”,是否继续?
放弃
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