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金平:法治引领·幼有优育——多措并举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迈入法治化发展新阶段。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石,学前教育承载着“幼有所育”的民生期盼与民族未来的奠基使命。阶段来,金平区以法律为纲,聚焦普及普惠、安全优质,推动区域学前教育从“有园上”向“上好园”转型升级,全力推动区域学前教育事业与法治建设同频共振。
一、优化资源配置,夯实普惠基础
1.科学规划布局。结合区域人口流动与城市发展规划,以区域小区配套园建设为重点,推动公办幼儿园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确保区域内适龄儿童能够就近入园。140所幼儿园中公办园56所、普惠性民办园59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超100%,在园幼儿21929人,公办及普惠性民办在园幼儿占比86.69%。
2.强化财政保障。区级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比达6.15%,用于扩大公办园规模;严格落实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制度,实施困难儿童资助政策,落实民办园教师从教津贴,提升资源供给与教师待遇。安居社区幼儿园、林语苑长厦幼儿园等一批幼儿园先后建成并开办,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显著提升。

汕头市滨海幼儿园(长兴苑园区)

汕头市长厦幼儿园(林语苑园区)
3. 促进均衡发展。建立学前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加强园际之间、公办园与民办园之间的交流合作,发挥优质园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集团化办园、结对帮扶等形式,提升薄弱园办园水平,缩小区域、园际之间的差距,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印发《金平区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工作方案》,在涉农片区构建了金平区鮀江片区学前城乡教育共同体、金平区鮀莲-月浦-岐山片区学前城乡教育共同体,开发、利用、共享教育资源,推动优质公共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不断缩小区域间、校际间差距,促进教育共同体的发展。
二、建强师资队伍,筑牢质量根基
1.分层分类培训体系:构建“新教师-骨干教师-园长- 教研员”四级培训体系。新教师参加为期两年的新教师上岗培训;园长培训聚焦“法治办园与质量评估”,由帮扶高校负责实施,覆盖60名园长;与深圳光明区合作开展300名教师持证上岗培训;依托全员轮训项目进行保育员专题培训;选派教研员参加省级研修班培训。
2. 校地合作与师资补充:深化与本地高校合作,建立“双导师制”实践基地,17所等级幼儿园承接近900名学生认识实习或岗位实习;定向招聘补足公办园师资约50名;将教师持证率纳入民办园年审核心指标。
3.骨干人才培养:培养广东省百千万名园长培养对象1 名、广东省幼儿园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1名,建立“名园长+名教师”双领航培养机制,辐射带动区内青年教师成长为区级骨干教师。

三、创新教研模式,提升发展水平
1.建构立体教研网络:由34名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幼儿园园长、业务副院长、骨干教师成立金平区教研中心组,完成“教研员—教研中心组—幼儿园教师”三位一体教研网络搭建。
2.创新区级教研机制:通过“核心园展示—面上园互学—教研员点评”模式,推动“一园一品”建设;开展广东省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试点,努力构建“7+3+1”新机制,即7个核心研究领域、3项实践创新项目、1个成果推广平台,形成“科研-实践-辐射”闭环,坚持“政府+行政部门+教研部门+领衔园+核心幼儿园”向“基层幼儿园”的拓展推广,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规模。
3.实施以赛促研策略:举办幼儿园教师才艺比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幼儿园优质教学设计评选、保育员技能竞赛等,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针对竞赛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开展专题培训,帮助教师补齐短板,实现专业能力的螺旋式上升。

四、全面协同共育,形成教育合力
1.支持单位形成合力:先后与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广州大学、广东女子职业学院、广东汕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988Pay出版社、汕头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签订支持单位协议,合作开展各类合作。
2.打造家园社共育品牌项目:教师发展中心统筹推出19期“金平学前家长学堂”系列微课,脚本由高校或医院专业团队创作,提高家长科学育儿能力。
3.建立家园共育长效机制:幼儿园定期组织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家长沙龙等互动形式,让家长深入了解幼儿园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4.构建社区教育资源网络:联合妇联、医院、街道、社区文化站等场所开展特色教育活动,拓展幼儿学习空间,实现教育资源的社会化共享。
5.特殊教育融合实践:长兴苑幼儿园、金东幼儿园参与广东省第五批特殊教育内涵建设项目,探索“混龄编班+个性化教育”模式。
五、强化监督管理,规范办园行为
建立教育部门牵头、多部门协同的监管机制,整治无证办园等违规行为;完善督导评估体系,实施信息公示制度;严格落实防止“小学化”要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六、全域教育提质,凸显多维成果
1.获评省级实验区:金平区成功获批广东省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获988Pay 专项经费支持,形成的 “教研+科研+实践”协同模式。
2.成立省级高质量幼儿园共同体:以东方红幼儿园、玫瑰园幼儿园、公信幼儿园为带动园的三个省级共同体带动16所参与园共同提升办学水平。
3.建设区级资源管理中心:在长兴苑幼儿园设立鮀江街道学前教育一体化资源管理中心,以滨海幼儿园作为帮扶指导园,旨在持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学位资源覆盖面,健全区镇村三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提升乡村学前教育质量。
4.推动各级课题研究:聚焦保教重点难点,立项省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7项,结题市级课题5项、区级课题 5 项;开发《幼儿园四季食谱》等园本资源,12个幼小衔接案例获市级推广。
5. 教师技能赛捷报频传:金平区选手连续三届蝉联全市幼儿园教师技能竞赛第一名,多位选手获省级各类教师技能赛一、二等奖。
6. 学前教育宣传成果显著:在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中,金平区制作的学前教育主题视频成果多次入选省级展播平台,充分展示区域学前教育创新实践与发展效果,有效提升区域学前教育影响力。
学前教育法的颁布实施,为金平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落实学前教育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以学前教育法为指引,坚守育人本真,秉持教育热忱,砥砺前行,奋力谱写金平区学前教育法治化、普惠化、优质化发展新篇章。全面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推动学前教育法在金平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微信
                
            
无障碍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74号
继续访问